EN

新闻媒体

news media

真相来了!人脸识别系统被破解?在微模式不可能的!

发布时间:2021.07.02 分享: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一家人工智能公司Kneron用一个特制的3D面具欺骗了全世界各地的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其中就包括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该公司还声称用此方法成功进入了中国的火车站。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质疑人脸识别是否真的可靠?人脸识别安全事件并非首次出现,比如:前不久丰巢快递柜的刷脸取快递被一名小学生用打印的人脸照片攻破;iPhone的人脸识别被来自腾讯的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的眼镜攻破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实,在Kneron公司的测试中还明确指出它的实验无法欺骗一些面部识别应用程序,比如苹果的iPhone X,因为苹果公司有专业面具制造商帮Face ID训练神经网络。通过这家公司的测试,总结一句话就是:该公司用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攻击了较为落后的人脸识别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人脸识别系统会被轻而易举攻克?



没有活体检测,2D人脸识别不堪一击

仔细阅读新闻就会发现,丰巢快递柜的人脸识别被欺骗,主要是因为丰巢采用的是2D人脸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过程中缺乏了重要的“活体检测”环节,摄像头采集人脸后只是形成一张2D平面图做图片对比,因此刷脸和刷照片的效果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模式活体检测,抵御假脸攻击

微模式提供多种活体检测服务,识别业务场景下的用户是否为“真人”,有效抵御照片、视频、3D模具等各种恶意的人脸伪造攻击行为,保障业务的安全性。活体检测算法模型基于最新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使用百万级人脸数据及假脸攻击视频数据训练。



3D人脸识别+活体检测为安全加持

从维数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可以分为2D和3D。从识别的流程上看,2D人脸识别和3D人脸识别基本一致,但是3D比2D的人脸识别数据多了一维深度的人脸信息,提高了识别的安全性。如果说人脸识别的功能是“识人”,那活体检测的功能就是“识真伪”,所以3D人脸识别加活体检测,可以大大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识别在业务场景下的这张脸是真正的人脸,而不是照片、视频或者面具。


微模式采用双目活体防伪检测,是一种“可见光+近红外”一体化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可见光技术可实现人脸快速识别,近红外成像技术具有对光照不敏感、电子屏幕无法成像、可穿透墨镜成像等特点,能够有效地防止照片、视频等攻击,最后还能利用两个摄像头成像的相关性分析判断镜头前的活体,有效提升了用户身份验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人脸识别升级与破解是一个动态对抗的过程

当一些人脸识别安全问题的负面新闻发生时,是不是意味着人脸识别和活体检测都不靠谱呢?其实说到底,人脸识别和活体检测是人工智能科技领域的攻防技术,随着深度学习和AI算法能力不断进步,攻和防的技术都在慢慢提升,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对抗的过程。

没有一项技术是绝对完美的,我们不能因为优势而忽略劣势,也不能因为劣势就否定优势。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你有何看法?欢迎踊跃评论,小微在留言板等大家哦!





微模式公司版权所有 ©2011-2020 网站备案编号:粤ICP备12066298号-1